为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等会议精神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yl6809永利官网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短学期实习实践,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一院一品”项目。
浙大我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项目宣传推广平台,以“行走的课程思政,行走的党史教育”为主题,推出2021年本科生短学期实习系列文章。
该系列第四篇,地质学2001班和求是科学班2001的同学们在龚俊峰、郝艳涛、杨燕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地质认识实习。7月9日至7月28日,以杭州环西湖地区为起点,我们先后在安吉杭垓、诸暨陈蔡、温州雁荡山、建德灵栖洞等地考察地质地貌,同时实地开展思政小课堂。
01
杭州环西湖地区
实习的前四天我们踏遍杭州环西湖山区,认识环西湖山区的地质地貌,并初步学会了罗盘和放大镜的使用。烈日当空,汗水浸湿了衣衫,但是同学们不喊苦不喊累,在野外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们在九溪十八涧初次学会了使用GPS导航仪,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着罗盘的使用技巧;为画出玉皇山的剖面图以便更加深入了解地质地貌,我们花费5个小时细致地记录着每个点位的产状;我们在棋盘山见到了多个断层,让我们明白在“大视野”中的“细观察”是如此的重要;来到“名山”宝石山,我们第一次认识火山喷发的
同期次,探讨了西湖可能的成因。
在这四天的实习中,我们每天都会收获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野外的实习让我们将书本带入现实,将现实映入脑海,一幅生动的壮美山河在心中以别样的方式打开,同时也坚定了我们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的理想。
02
安吉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山清水秀的安吉。初到于此,便觉两岸青山环绕,绿水潺潺。我们首先来到安吉余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提出的“两山理论”,用所见所闻来加深我们的认识与理解。
我们了解到,余村最早是通过开采矿产,开办水泥厂这样粗放的发展方式赚取收入,但是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总书记在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论,从此余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支持旅游业,成功转变了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余村又回到了曾经“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秀丽景象,成为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典范。
余村经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绿水青山才是最大的财富源泉。转变的过程中不免要放弃一些利益,但是如果我们能发现危中有机并转危为机,那将会有不小的收获与惊喜。
安吉的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孝丰革命烈士陵园,领略粟裕将军的风采,学习先烈们的伟大精神。
在烈士陵园我们了解到当年粟裕将军带领新四军抗击日寇的英勇顽强,在解放战争中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智慧谋略。我们仔细端详着新四军们使用过的物件,想象着先辈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顽强拼搏。和平年代,我们也要铭记历史,继续传承发扬这样的精神。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又参观了浙江自然博物馆,近距离且直观地领略自然界的奥妙。在赋石水库和高山村公路边,我们一路观察岩石露头和测量产状,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复杂的断层,岩石,接触关系和古生物等内容,进一步巩固了我们野外考察的方法和技能。
03
诸暨陈蔡地区
第三站,我们来到诸暨陈蔡。走过新篁村、青顶山和清潭桥,在诸暨考察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以及其变形构造。经过老师们的指导,我们对糜棱构造、SC组构、旋转、拖尾等等原本只存在于书本上的名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不自觉产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体会。仔细观察大自然或平静或汹涌的痕迹,内心会产生宁静的幸福感,也会产生激昂的责任感,我们慢慢学会以地质人的视角观察身边的地质现象,逐渐洗涤内心的功利与浮躁。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感谢老师们在实习期间陪伴我们,教导我们,让我们始终感受到温暖和力量,老师们积极且坚定的价值观,正引导着我们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
04
温州雁荡山
2021年7月20日,在雁荡山的第一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位于雁荡镇响岭头村的雁荡山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坐北朝南,共安葬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429名。陵园设有纪念馆,介绍了乐清各时期革命斗争史及各时期乐清著名烈士事迹介绍,同时陈列有大量革命文物。在回望光辉革命岁月中,我们近距离感悟了革命精神——正如陵园横幅上所写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当我们的民族在黑暗的时候,是这许许多多有名无名的英雄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希望,他们是我们国家的脊梁。这段历史虽然沉重,但却是我们国家发展永恒的精神力量源泉。我们这代人应牢记历史,勇于担当,继承先辈的使命。
在雁荡山的第二天,我们登上了雁荡山,见识了雁荡山的流纹岩地貌,复习了火山地貌相关知识,并欣赏了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等绝美风光。同学们在长途跋涉中依然精神良好,日行两万步也毫不影响同学们学习和赏景的热情。
在雁荡山博物馆,我们进一步学习了雁荡山的地质发展历史以及雁荡山的文化。我们在博物馆了解到,雁荡山形成于约一亿年前的四期火山喷发,后续流水的侵蚀作用和地壳的抬升作用等,共同铸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雁荡山的层峦叠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再美的图画也难比上真实世界的风光一瞥,再生动的课堂也难比上来到实地亲身考察。雁荡山一行让同学们的思想认识、专业知识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05
杭州建德
第五站我们前往钟灵毓秀的建德。建德地区有著名的灵栖三洞,洞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全,是地质实习的好地方。来到位于山脚的灵泉洞内,同学便被洞中繁多的石笋、石钟乳等现象吸引,开始思考与讨论。加上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同学们收获颇丰。来到最高处的霭云洞时,我们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导游,导游边走边讲述着洞内的风景和故事,以其独特的想象,带我们领略自然的美丽。灵栖三洞之旅,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自然科学知识,也使我们领略了自然人文之美。
在建德实习的最后一天遇上了历史级台风“烟花”。雨水与泥土混合让本就难走的乡间小路更具挑战。但地质学子并没有就此退缩,而是秉承着“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地质精神迎难而上:路面湿滑那就相互搀扶,鞋上沾了泥巴那就回去洗洗,测量不便那就小组合作,道路被封了那就齐心协力挪开路障。虽然遇上了罕见的恶劣天气,但没有一个人放弃,在老师的指引下,大家齐心协力提高效率在台风袭击浙西之前徒步走完了七公里,完成了每一个剖面点的测量。
这是一次珍贵的地质实习,我们在见识到历经历史长河得之不易保留下来的地质现象的同时,既增长了地质学专业的见识,也磨练了我们的精神品质。
06
我们在路上
这次的地质认识实习,将一幅幅地质图景在我们眼前打开,将我们引入了地质学的大门。野外实习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可感的实物结合,加深了我们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我们进一步掌握了各种矿物和岩石的描述和初步鉴定,褶皱、断层、岩层接触关系的识别,亲身体验了喀斯特、火山等地貌,也初次接触了地质图的判别、动力变质岩的变形构造……野外实习更使我们积累了野外工作的经验,锻炼了作为地质工作者的基本专业技能和素养。我们在不断实践中学会了罗盘、锤子、放大镜的使用,区别层理与节理的方法,用电脑软件绘制地质剖面图的操作……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软技能”相信会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光是学到了专业知识,同学们更是深切感受到了先辈们的精神。不论是奋战在前线的军人、以天下为先的革命烈士,还是一步一个脚印丈量祖国的地质科考队前辈,都是我们的榜样。当走上他们当年走过的路,仿佛能感受到先辈们的强大信念,激励着我们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