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官网

地理环境演变2021系列讲座精彩回顾

编辑 :邵丹蕾    时间 :2021-04-12    访问次数 :793

3月31日下午,应学院邀请,兰州大学黄小忠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毛礼米研究员和浙江师范大学曾蒙秀博士在玉泉校区教六211会议室,分别以《我国早期牧业发展与驱动机制初步研究》、《Pollen grains: from biology to palynology》、《黔西南喀斯特地区泥炭沉积记录的全新世植被演变》为题开展了地理环境演变系列讲座。讲座由我院杨小平教授主持,20余位师生参与。

黄小忠教授首先阐释了我国牧业发展历史研究的考古和基因研究证据,指出牧业开始时间及驱动因素目前仍不清晰。他介绍了放牧活动的代用指标——粪生真菌孢子的生物循环过程和国际进展,并通过现代食草动物粪便中菌孢组成佐证该指标的可用性。他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更尕海和山西公海湖泊钻孔沉积菌孢组合的变化及区域考古资料,提出了5.7 ka前后北方牧业开始发展,4.2-4.0 ka以来放牧活动明显增强的观点。结合区域古气候最新研究,他认为中国北方牧业活动的发展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在~5.7-5.5 ka左右,内陆部分区域气候干旱,而中国北方地区暖湿的气候条件的出现,使得内陆部分早期牧民及其牲畜向东向南迁至北方地区;而冷干的“4.2 ka事件”则导致人口迁移、促进了北方草原地带牧民及牧业方式的扩张;在3.6 ka后中国北方地区牧业迅速发展和扩散,得益于家马作为放牧工具的使用和气候的进一步恶化。由于食草动物的消化道会产生释放大量甲烷,对比全球甲烷含量变化发现,晚全新世增强的放牧活动可能对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增加有贡献。

毛礼米研究员从花粉形态学出发,以红树林地区海桑属和红树属、北半球壳斗科、禾本科花粉为例,阐明了种间鉴别对于化石孢粉解译的重要意义。继而从孢粉学发展历史、孢粉研究的应用、我国孢粉形态数据库等方面总结了孢粉学的研究进展与挑战。最后,毛礼米研究员介绍了花粉形态数据库与人工智能识别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并就花粉高相似性、种间变异、成像角度差异、焦平面成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曾蒙秀博士基于黔西南安龙泥炭钻孔的孢粉、炭屑等数据,重建了研究区全新世以来的植被和气候演化历史。她的研究显示,早中全新世安龙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强于东亚季风;西南季风在早全新世最强,降水也达到最大值;气温则在中全新世达到最高值。此外,安龙地区植被变化受控于气候尤其是热量条件,早全新世火灾事件对植物多样性亦有影响。

讲座讨论环节,现场师生就农业起源的证据、干旱区孢粉保存、喀斯特地区14C测年碳库效应、火灾频率与先锋植物的关系、孢粉人工智能识别等有关问题与三位报告人进行了深入讨论。系列讲座结束后,黄小忠教授、毛礼米研究员等还应邀参观了我院第四纪地质、自然地理等实验室。



撰文:方伊曼

照片:毛礼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