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官网

苏程 | 学生眼中的段子手,教书育人的急先锋

编辑 :邵丹蕾    时间 :2020-06-08    访问次数 :781

6月3日,浙江大学2020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动员会暨2019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表彰会在紫金港校区求是大讲堂召开。我院副教授苏程获得了2019年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学院获得了2019年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组织奖。

表彰会上,苏程以“青教赛收获与体会”为主题分享了他的参赛经验。即使作为从事信息技术相关研究的教师,他也不免时常感叹时下信息获取途径与手段的丰富。书本不再是获取专业知识的唯一途径,课堂也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手段。但苏程认为,今天的课堂价值恰恰就在于能够向学生提供“打印不了”的知识:那些教师个人研究经验、思考与发现,科学精神、人格魅力,那些很难留在纸上,却能永远留在学生身上的印迹。

在他看来上课是需要仪式感的。这种仪式感对教师来说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同学们来说是全身心投入的要求,对课堂来说是场景的约束。他说:“这种仪式感能帮助我充满激情地完成教学工作,也能让我享受传播与分享知识的乐趣。”

就让我们走进苏程充满仪式感的课堂,听听青教赛背后的故事。

备赛 | 这么简单为啥学生听不懂

不同于普通的课堂,教学竞赛上的课堂只有短短15分钟。所有参赛教师都要在15分钟内完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讲授。引入、展开、讨论、总结,每个环节都被压缩在极短的时间内。在苏程看来,这15分钟的短课更像是一个自编、自导、自演的短剧。一开始他是抗拒参赛的。

但完赛之后,苏程却不得不承认,参加教学竞赛对他来说起到了非常积极的督促作用:很多想改却懒得改的PPT借机做得更精美了,平日积累下来却没时间整理的素材和没来得及更新的前沿内容都借机整合到课程内容中了。更重要的是,他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课堂。如果没有比赛作为强有力的督促,这些工作是不会进展地如此迅速且顺利。

为了这15分钟的比赛内容,苏程多次梳理、总结、思考,甚至重新编排整个课程内容。他反复练习并录下自己的讲课视频。在屏幕前,苏程第一次从学生的视角观看自己的授课内容,发现了很多以往没有引起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不断地反思、改进。曾经常常纳闷的问题,诸如“这么简单的内容为啥学生听不懂”、“这么好玩的知识点学生为啥没兴趣”之类的想法就再也没出现过。

有趣又“刺激”的课堂

“你们看这遥感图像这么一处理,是不是就像美图秀秀的磨皮美白?”“有什么不开心的,就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那所有人就都开心了,对吧?”青教赛之外,苏程平日的课堂段子密集,总能传出阵阵笑声。

苏程的课堂不仅有趣,而且“刺激”。“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他倡导通过一系列实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从而实现“一通百通”。比如,遥感作为重要的军事侦察手段,就是利用图像识别出军事目标,但是通常对方为了保护这些目标也会做很多伪装,因此这实际上是一个攻防过程。他在课堂上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提供识别方法,一组提供伪装方法。学生在争锋相对的讨论中逐渐深化了对不同图像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同学们的想象力也经常给他带来惊喜。有学生尝试通过图像自动识别植物或石头的种类,疫情期间也有同学尝试用摄像头自动监测人群戴口罩的情况。苏程还设计了一项特别的课堂规矩,如果学生能够提出他不能当场回答的问题,就可以加平时分。这个设计迫使他必须对课程内容有百分之百的了解和把握,对学界和业界的发展态势保持敏锐跟踪。如果在课堂上他无法给出满意的回答,一定会在下次课堂上补充详细的解答。

对此,他颇有感悟:“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一些学术观点本身也存在争议。我不能保证当场能回答清楚学生的每一个问题,但是这份压力也是动力,这就是教学相长的意义吧。”

讲课也是一门叙述的艺术

在苏程看来,就像讲故事有正叙和倒叙一样,讲课也有不同的叙述角度。他坦言,接触到的大部分教材或参考书,其背后的编排逻辑是回过头来总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览群山。而同学们在新接触这些知识内容的时候,往往更容易接受的逻辑是发现、思考与探索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与安排,让枯燥的课本富有生动的情节。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主要介绍的是一系列图像处理算法,市面上大部分教材基本上是按照类别逐一介绍,缺乏系统的关联。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苏程决定重新设计,选用一个完整的案例,重新梳理和组织涉及到的图像处理算法,让上一章的处理结果成为下一章的处理对象,课程内容便能真实连接、环环相扣。

为了进一步把这门稍显艰涩难懂的课程讲得明白、讲得有趣,苏程还会在讲解算法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用生活中的观察和案例引入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数学和编程作为工具,模拟人类处理图像的过程。“为什么黑白的草地、灌木、森林等地物,人类的眼睛也可以精准识别呢?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纹理的细腻程度来区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频率来模拟粗糙或细腻的程度,从而通过计算频率来对不同粗糙度的纹理进行分类?”苏程常常用这样生活化的语言开启一堂又一堂生动的课。

苏程与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1801班同学

真心教好每一个学生就是创造稀世珍宝

不断自我鞭策,反复打磨课堂的这份心正是源于苏程对于教师这份职业的敬畏。苏程出身教育世家,父母都是人民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耳濡目染让苏程从小就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崇敬。早在浙大求学时,苏程师从章孝灿老师,章老师不仅是他学术上的导师,更是将他真正领进教书育人大门的“职业导师”。从听章老师讲课,到当助教学着讲课,再到请章老师听自己独立讲课,苏程特别感谢这位“老师傅”。他感慨道:“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虽然常被谑称为‘教书匠’,但是我觉得今天就是需要‘匠人’们在日复一日中保持这颗敬畏的心,更需要在年复一年中坚持不懈地打磨与创造。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就是传承工匠精神,真心教好每一个学生就是创造稀世珍宝!”


文/ 杨慧玲 麦芽 邵丹蕾

图片 | 邓素清 朱原之 刘佳凯

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浙江大学校报2020年4月24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