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官网

学院举办海外校友线上分享会(大气专场)

编辑 :邵丹蕾    时间 :2020-05-13    访问次数 :802

   510日上午,yl6809永利官网在zoom平台组织开展了海外校友线上分享会(大气专场)。分享会邀请了2018届大气科学系校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生顾沁雪,2018届大气科学系校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生沈佳琪,2019届大气科学系校友、斯坦福卡耐基研究所博士后段磊分享留学申请经验、留学生活以及海外科研经历。副院长曹龙、大气科学系主任李卫军、外事秘书邵丹蕾以及20余名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参加了分享会。


顾沁雪:大气科学专业学习、科研、出国申请经验分享

顾沁雪从科研经历、推荐信、“套磁”、GPA与语言成绩、信息渠道六个方面分享了美国PhD申请的几大要点。

首先是科研经历,本科期间申报或参与课题研究,包括国创、省创、SRTP等项目,有助于发现学术兴趣点、培养科研能力。本科如果能依托这些项目发表论文,就能够在众多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她鼓励同学们大三、大四期间积极参加海外科研实习,既能接触到未来心仪的导师、锻炼适应环境的能力,还能借此寻找科研兴趣、丰富个人经历。

她认为一封好的推荐信是能否被认可的重点,在本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老师给出的推荐信能够为申请者加不少分。联系海外导师要讲究技巧,有针对性地通过阅读海外导师的论文等方式了解导师后再联系。最好还能够通过联系海外学长学姐等渠道了解海外导师的Funding,来选择适合导师。GPA是本科阶段的万能法宝,对于留学、保研、工作等都很关键。语言成绩则要尽早准备同时注意成绩的有效期。如果顺利通过初审,得到面试的机会,要特别注意准备专业领域的相关词汇并练习好口语。

信息渠道方面,顾沁雪推荐通过学长学姐、学院相关办公室老师和专业老师等渠道了解出国交流和留学的信息,也可通过浙大海外交流的相关网站和心仪学校的官网等了解信息,留学论坛如一亩三分地、Gradcafe也有非常丰富的资源。

最后顾沁雪介绍了出国深造的理想时间表,给希望出国留学但不知如何规划的同学们提供了参考:大一期间,打好外语基础,少而精地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养成规律作息和经常锻炼的习惯;大二专注提高GPA并开始准备语言考试,学有余力情况下进课题组参与科研或实习,同时留意出国交流的机会;大三参加语言考试,联系海外导师寻求暑假海外科研实习的机会;大四开始申请学校,准备推荐信,完善个人陈述和简历等。


沈佳琪:在尝试中成长——留学生活与申请经验分享

沈佳琪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介绍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本科经历和PhD申请经验。她表示自己并不是一开始进入大学就有明确的目标,而是在不断地尝试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她用自己本科阶段丰富的经历,鼓励同学们要勇于尝试。

辅修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强化班(UPA),参加“策论中国”活动、“兰景杯”全国高校气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参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技术领域跨学科学者”项目(Cross—Disciplinary Schola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ST)等多元化的经历都成为了她最终收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offer的重要原因。这些互相之间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经历,锻炼了她的沟通、领导、学习、创新、科研等方方面面的综合能力。其中,CSST项目极大地锻炼了她的科研能力,坚定了她希望到UCLA深造的想法。她也着重向同学们推荐了这个项目,该项目每年都会在浙大招收一定数量的学生到UCLA学习,学习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

接着沈佳琪对如何准备海外PhD申请给出了建议:论文能够证明独立科研的能力,本科阶段发表论文是很大的加分项;推荐信最好准备三封,包括两封科研推荐信和一封课程推荐信;个人陈述最好采用故事性的叙述方式,讲述自己的学习和科研经历;对于“套磁”来说真诚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深入了解意向导师的研究领域,好好阅读其发表的论文。


段磊:从浙大到卡耐基

  段磊介绍了卡耐基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回顾了浙大的学习经历,对比了博士后与研究生的区别等。段磊所在的Caldeira Lab主要由首席研究员(PI)和博士后组成,研究方向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过程、气候变化与海洋生态、气候变化经济学、宏观能源系统模拟(MEM)。

回顾在浙大的学习经历,他认为读研很有必要,研究生阶段主要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将来进一步深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选择在国内读研和出国读研,他认为各有优势,需要同学们自己来权衡:在国内读研能够更好地与老师和同学沟通,把握国内学科的发展方向,积累国内资源;出国读研则能接触更多前沿的研究,开阔眼界和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谈到博士后与读博的区别,他认为博士后是申请高校职位时非常重要的经历,博士后阶段取得的成果更代表自己的科研能力。在工作中,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之间更多的是探讨和合作,有更多主导权,在科研上有更大的自由度,有更多的机会拓展研究方向。一路走来,在段磊看来,提升自我的关键在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及与优秀的人一起工作。

分享结束前,段磊给计划国内读研的同学给出了科研道路规划的建议,一是尽早发现真正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二是培养独立科研的能力,包括熟悉研究领域的现状等,三是按时完成博士论文,四是建议博士毕业后继续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并在博士后阶段有高质量的产出。


最后的问答环节,同学们就海外交流信息获取的渠道、是否有必要找留学中介、机器学习在气候预报中的运用以及编程语言的学习等问题与三位校友进行了交流。


文/邵剑